本網訊(通訊員 張潔敏)為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,鼓勵青年師生走出“象牙塔”,在實踐中“受教育、長才干、作貢獻”,河北藝術職業學院團委組織30多名優秀青年師生代表赴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黃旗鎮老虎溝門村,開展了“助力鄉村振興”主題社會實踐活動。青年師生深入鄉村、走進一線,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和技術特長為群眾辦實事,通過墻繪、文藝展演、走訪調研等多種形式的鄉村振興服務活動,推進鄉村文化建設,助力打造環境優美、底蘊深厚、形象鮮明的美麗新鄉村。
活動開始前,學院黨委趙宗更書記發表動員講話。他強調,自2016年以來,經過學院先后三任駐村工作隊的駐村幫扶和共同努力,老虎溝門村已完成脫貧攻堅任務,進入鄉村振興階段,六年來在發展原天然養殖業、村民入股、發展大豐收在戶、光伏發電和完善基礎設施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;此外,學院還利用自身文化優勢,先后多次開展繪制文化墻、文藝展演、講黨課等活動,不斷豐富著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老虎溝門村村容村貌、居民收入、精神面貌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改變。在接下來的入村入戶等實踐活動中,希望同學們要帶著感情,帶著黨對人民的感情做好我們一點一滴的工作,在體驗省情中了解黨的政策,在服務人民中增長我們的本領,勝利完成助力鄉村振興的任務。
學院美術系的同學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繪制文化墻“扮靚”鄉村,晚上用炭筆做底稿描邊、繪制框架,白天配置顏料色彩、鋪畫底色,隊員們分工明確、相互配合,師生們頂著酷暑加班加點、飽含熱情,施展才華。一墻一文化、一墻一風景的藝術作品,不僅弘揚了社會主旋律,更是與新農村建設相得益彰,讓一面面墻壁成為會“說話”的正能量傳播者,以美育人,以美化人,對改善鄉村人居環境、引領鄉村文明、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起到積極促進作用。
學院音樂系和藝術教育系的大學生志愿者們,將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送到老虎溝門村群眾家門口,歌曲《燈火里的中國》《兒行千里》《共和國之戀》《我的愛人你可聽見》,表演琵琶獨奏《新翻羽調綠腰》《春到沂河》,琵琶合奏《唱支山歌給黨聽》,小提琴四重奏《我的祖國》《紅星歌》,舞蹈《一路生花》《靈》等貼近群眾的文藝作品為村民們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。村民們情緒高昂、興致勃勃地觀看節目,現場不時發出陣陣熱烈的掌聲,大家表示,能在自己家門口看到這樣高水準的演出實屬不易。
在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,師生們分別到七個工作組入戶走訪,在走訪過程中,師生與村民拉家常,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產、生活和家庭收入情況,詢問他們在生活、生產、醫療、教育等方面遇到的困難,用耳朵傾聽鄉音,用心靈感受鄉情,感受村民生活和精神面貌的變化,體會黨的鄉村振興戰略和兜底保障政策。
學院青年師生在本次社會實踐中,還專門到城根營村探訪了集體經濟種植示范園,實地觸摸鄉村產業,深刻感受鄉村振興。全國“三八紅旗手”、河北省優秀共產黨員、鎮人大主席、城根營村的劉佩仿書記在示范園區為師生們講授了一堂生動的“黨課”。劉書記講了集體經濟種植示范園的發展歷程、現在的規模和效益,為鄉村振興所做的貢獻等,最后她強調要感黨恩、知黨情,感恩身邊的人和事,回報社會、回報家庭,不斷追逐心中夢想,實現人生價值。
河藝師生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活動,深入鄉村、走訪調研,發揮專業優勢、送文化下鄉,體驗了省情,服務了群眾,感悟到黨領導人民建設美麗鄉村的偉大成就和光明前景,真正做到了學有所用,在實踐中得到成才,在服務中獲得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