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興縣郭橋中心小學的孫金普老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近四十年,從一位英姿勃發的青年,變成了雙鬢斑白的老者。四十年的風雨兼程,歷盡為人師之磨煉,四十年教書育人,迎來桃李滿天下。
孫老師摯愛教育這方圣土,三尺講臺傳道、授業、解惑,一支粉筆演繹了大半人生。經過多年的努力探索,形成了生動、親和、嚴謹、求精的教學風格。他總是說教育的真諦在于愛,愛之愈深,收獲愈豐。正是因為愛,才讓他一直堅守著這份事業,也讓平凡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而有意義;正是因為愛,才讓他在面對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時,感到他的責任重大,使命光榮。
親其師才能信其道,教師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影響著每一個學生。孫老師平時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嚴格要求,處處為學生做出表率,用正能量去感染學生。潛移默化塑造學生的人格。規范他們的日常行為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。
自從踏進教育的大門,孫老師便堅定了終身從教的信念,并一直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。始終認真履行著一個人民教師應盡的職責和義務,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。熱愛祖國,熱愛人民,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,忠誠黨的教育事業,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。積極參加政治理論學習,講政治、講正氣、講學習。服從組織的工作安排,與同事團結協作,遵紀守法。教書育人,為人師表,始終恪守學高為師,身高為范的原則。認真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,不斷探索新的教育、教學方法,及時更新教育觀念。積極參加各種教育、教研活動,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。
在教育教學過程中,孫老師不僅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,更加注重對學生加強德育教育。特別是在多年擔任班主任工作時,以言傳身教為原則,以教書育人為根本,以培養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守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為已任。全面了解、研究、評價學生,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。積極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。形成公正、誠實、良好的師生關系,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心理特點,注重與學生溝通交流,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。尤其加強后進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,采取“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”循序漸進的教育方法,與家長聯系、配合,共同做好轉化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。
在教學過程中,孫老師從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,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入手,樹立學生的自信心,激發學生的求知欲,增強學生的進取心,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接受教育。從而使他們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,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科成績。
2016-2020年,孫老師被選派到張會亭鄉后小里寨村,參加精準扶貧工作。這期間他認真學習黨的扶貧政策,走千家進萬戶,傾聽人民群眾的訴求,把黨的溫暖撒進每一個人的心中,全心全意的為百姓辦實事,與村黨支部、村委會一起,先后為村集體建起了大隊部、村民娛樂廣場、老年人活動中心。并且對村內兩座坑塘進行了改造,美化了村民的居住環境。由幫扶單位牽頭,協調水利部門對村北灌溉溝渠進行拓寬、清淤,解決了廣大村民上千畝農田的灌溉問題。當涓涓的溪水流入綠油油的麥田,就像黨的恩澤流進村民們的心里,滋潤著每一個村民的心田。每當人們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時,便會想到是黨的扶貧政策帶給人們的豐碩成果。在基層工作的四年間,真正感受到了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擁護。后寨村緊跟全國脫貧攻堅的步伐,在各級黨委、政府的領導下于2019年順利通過了國家脫貧攻堅的驗收工作。從此,這個擁有646人,26個貧困戶的后小里寨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。
2020年2月,他被調入張會亭鄉郭橋小學任教,至今仍堅守在教育教學工作第一線。他一如既往地愛著孩子們,無論是在生活上,還是在學習上,都關心著他們。在傳授給他們知識的同時,首先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人。做一個知書達理,講文明,懂禮貌的好孩子。一直勤勤懇懇,無怨無悔,默默無聞,教書育人。
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,孫老師得到了學生和廣大家長的好評,也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,并且贏得了諸多榮譽和獎勵:1999年至2001年連續三年被評為縣優秀教師,并獲縣政府嘉獎;2003年曾榮獲蘇基鎮“模范班主任”榮譽稱號并受到獎勵;2006年榮獲海興縣政府授予的“模范教師稱號”;2009年榮獲滄州市教育局授予的“優秀教師”稱號;2019年榮獲海興縣委組織部授予的“優秀工作隊員”稱號;2021年榮獲縣委、縣政府授予的“園丁獎”榮譽稱號。
“老牛自知夕陽晚,不用揚鞭自奮蹄”。孫老師在即將結束自己的教育生涯之際,仍然兢兢業業,默默無聞地耕耘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,為孩子們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。為培育祖國的花朵,為鄉村教育的振興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。
(本網通訊員 王靜 作者:海興縣郭橋中心小學 郭豐艷)